|
|
公司介紹 |
|
我國作為農業大國,每年可生成7億多噸秸稈。受消費觀念和生活方式的影響,農村秸稈資源完全處于高消耗、高污染、低產出的狀況。相當多的一部分農作物秸稈被棄置或者進行焚燒,產生了大量濃重的煙霧,不僅成為農村環境保護的瓶頸問題,甚至成為殃及城市環境的罪魁禍首。因此,如何做好農作物秸稈的就地轉化工作已成為亟待解決的農業問題,同時也是實踐發展循環經濟的重要嘗試。2014年,國家發改委聯合農業部聯合印發《秸稈綜合利用技術目錄 (2014)》,以確保實現“到2015年秸稈綜合利用率超過80%”目標任務,指導各地推廣實用成熟的秸稈綜合利用技術,推動秸稈綜合利用產業化發展。目前,秸稈綜合利用的主要方式有生物質發電、固體成型材料、造紙、生物質肥、纖維素乙醇等。可以說,秸稈綜合利用市場效益十分可觀,將成為我國新的千億級產業,發展前景廣闊。為充分相應政府低碳減排號召,提高秸稈的綜合利用效率,在國家大力推進秸稈綜合利用、減少環境污染之時,上海振森木業機械有限公司早于2009年7月成功發明了利用麥秸稈、棉花桿、玉米桿、高粱桿等所有農業植物纖維作為原料,二次循環再生利用生產新一代環保無甲醛高密度板。并于2011年12月和2012年6月獲得無甲醛高密度板生產線工藝、設 備二項發明專利,屬于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創新型高科技項目,在新材料科技、環保、農業廢棄物二次循環再生利用方面為國 家發改委支持產業,符合國家十二五 經濟政策。經過多年的科研攻關和工藝創新,振森公司無膠無甲醛的配方、工藝和成套設備制造在全球人造板行業具有領先性和主導性。經江蘇省工程咨詢中心項目能評報告評審顯示本項目的單位能耗遠低于同行業和國家行業標準。公司所研制的綠色秸稈高密度板 運用世界唯一的無膠工藝,該技術不含甲醛的人造板粘合劑,其所制造的人造板不含對人體有害的甲醛成分,甲醛釋放量趨于零,與其它板材相比,環保等級更高,對人體無害,并已通過國家林業局華東檢測中心,美國加州實驗室測試。2014年公司更是再傳捷報,下屬寶應縣江蘇振森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于12月正式投產,成為全球第一條無膠無甲醛高密度板生產線。同時,公司還利用寶應及周邊地區的農業資源優勢,回收各種秸稈,通過粉碎、熱磨、平壓、成型等一系 、系列工藝處理生產新一代環保無甲醛高密度板,從根本上解決了秸稈焚燒所產生的有害物質對空氣的污染及二氧化碳排放帶來的環境污染,項目有力的促進農民增收和就業,開創了高效循環農業模式。振森公司是在國家大力倡導“發展低碳經濟,推動節能減排”的大環境下,應運而生。公司做為“秸稈高 值化利用”的領導者,其穩定的秸稈資源化利用的管理模式,起到了重要的示范作用。此外,公司生產系統也具有行業首創性,在長期的研發、調試、實踐過程中不斷完善,擁有了熱磨、施 液、鋪裝、平壓、自適應智能控制等工段國際同行業的先進性。目前公司主營產品有:2.5mm- 18mm.高密度板。4100-4500大卡燃 燒值的秸稈生物質燃料。如今,在公司董事長張振才帶領下,公司堅持自主創新,狠抓生產管理,所產的產品質量過硬,綠色環保,深受廣大消費者的喜愛,在行業中取得了良好的口碑和聲譽。其“秸稈代木”“秸稈代煤”更首創我國新材料和再生能源新型循環模式,對于各地區具有重要借鑒和推廣意義。 對于企業未來的發展,董事長張振才表示:公司以科技創新為先導,繼續加大對產品的研發創新力度,改進提高設備功能及使用的可靠性,以尖端技術生產優質產品為依托,共創綠色環保未來生活,還人們一片藍天。 |
|
|
江蘇振森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更多資料 |
|
法人代表: |
張振才 |
成立時間: |
2012年 |
注冊資金: |
5000萬人民幣 |
經營模式: |
制造商 |
年營業額: |
人民幣1000-5000萬元 |
員工人數: |
51 - 100 人 |
注冊商標: |
振森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