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楊樹的種類、分布和資源
楊樹是楊柳科楊屬(Populus)的樹種,全世界有100多種,主要分布在歐洲、亞洲、北美洲的溫帶、寒帶及地中海沿岸國家與中東地區。而中國楊樹資源非常豐富,根據趙天錫、陳章水主編的《中國楊樹集約栽培》一書(1994)記載,中國原產楊樹74種、41變種、24變型。其種類占世界總量的1/2以上。
一、楊樹種類的劃分
根據樹木外部形態特征,楊屬可分為五大派(或組),即:白楊派、大葉楊派、青楊派、胡楊派和黑楊派。 1、白楊派樹種:中國白楊派楊樹有18種、14變種、16變型。其中,重要的栽培良種及其無性系有: 銀白楊(Populus alba)、新疆楊(P.alba var.pyramidalis)、毛白楊(P.tomentosa)、 箭桿毛白楊(P.tomentosa var.borealo-sinennsis)、河北楊(P.hopeiensis)、山楊(P.davidiana)等。 2、青楊派:青楊派種類很多,據統計,中國青楊派樹種共43種、22變種、7變型。重要栽培種與優良無性系如下:
小葉楊(P.simonii)、青楊(P.cathayana)、小青楊(P.pseudo-simonii)、二白楊(P.gansuensis)、滇楊(P.yunnanensisi)、哈青楊(P.charbinensis)、小鉆楊(P.xiaozhuancia)等。 3、黑楊派:產于中國的黑楊派楊樹只有6種,其中用于栽培的只有額河楊(P.jrtyschensis)。
但在中國黃淮海平原以及長江中、下游地區栽培的黑楊派南方型無性系占絕對優勢,如I-214、I-69、I-72、沙蘭楊、健楊等等。我國目前引種栽培的黑楊派無性系多達300多種。 4、胡楊派:產于中國的胡楊派樹種有兩個:胡楊(P.euphratica)和灰胡楊,其中胡楊在新疆、內蒙古、甘肅、青海等省、自治區有天然分布和栽培,其耐寒、耐鹽堿力很強,是中國北方鹽堿地帶和沙漠地區主要造林樹種。 5、大葉楊派:本派楊樹主要分布于中國陜西中、南部、湖北北部與四川東北部的大巴山-鄂西山區,川藏高原地區的四川、云南、貴州也有分布,因居高山地帶,目前研究很少。
主要樹種有:大葉楊(P.lasiocarpa) 、椅楊(P.wilsonii)、異葉楊(P.heterophylla)等。
二、中國的楊樹資源與分布
楊樹為喜光樹種,要求溫帶氣候,具有一定的耐寒能力。楊樹可分兩類:一類為中生偏濕類型,分布在年降雨量在500到700(1300)毫米的地區,如青楊、滇楊、大青楊、山楊等;而另一類為中亞草原和森林草原的樹種,如新疆楊、黑楊、小葉楊、銀白楊等,要求能夠耐大氣干旱,但需要充足的地下水。胡楊分布于干旱荒漠和沙漠鹽堿地帶,是楊屬中耐旱以及抗鹽漬化最強的樹種,能在含鹽量達1%的土壤上正常生長。
楊樹主要分布在中國北緯200-53040’,東經 760-1400的廣大地區內,有天然分布也有栽培分布。主要集中分布區如下: 1、東北內蒙古楊樹區
該區主要包括東北各省、內蒙古及寧夏自治區,天然分布的楊樹有:山楊、胡楊、小青楊、哈青楊、香楊、遼楊、興安楊、大青楊、東北楊、玉泉楊、闊葉青楊等19個種。這些楊樹中有的種常形成大面積的天然林,分布于溝谷、河岸兩旁,起防沖護岸作用,如:大青楊、香楊等;有些樹種廣泛栽培于平原各地,如小青楊、東北楊等。這些楊樹均有耐寒能力強等特性。此外,還有大面積栽培的小鉆楊、小黑楊等。 2、西北楊樹區
主要包括新疆、青海中、北部及甘肅河西走廊地區。楊樹有20多種。胡楊、灰胡楊主要分布在內蒙古河套和準葛爾盆地;阿爾泰額爾齊斯河中下游沿岸有銀白楊、銀灰楊、苦楊和額河楊天然林分布和栽培。還有阿富汗楊、柔毛楊、帕米爾楊、伊犁楊、密葉楊、歐洲山楊等。二白楊、歐洲大葉楊、新疆楊等也均有栽培。 3、華北楊樹區
包括河北、北京、天津、山西中南部、江蘇與安徽北部、河南、山東。其天然分布有21種。如山楊、河北楊、波葉山楊、齒葉山楊、新鄉楊、五蓮楊、河南楊、伏牛楊、松河楊、云霄楊、樸葉楊、梧桐楊、青楊、苦楊、清溪楊、響葉楊、小葉楊、冬瓜楊、楸皮楊、小青楊、遼楊等,還有廣泛栽培的毛白楊、大關楊等。
該區尤其是伏牛山區白楊派山楊亞派楊樹資源豐富。據初步統計,有13種、25變種與變型,分別占中國楊屬白楊派山楊亞派楊樹的86.67%與96.15%。據此,我們認為:河南伏牛山是中國楊屬白楊派白楊亞派楊樹的現代分布中心和起源中心,還存在著較原始的類群,如波葉山楊(胚珠6-15)、齒葉山楊(胚珠4-7)、雌雄同株、并花序的云霄楊等。 4、黃土高原楊樹區
該區包括山西晉中、忻州、呂梁地區及太原市,陜西延安地區,寧夏固原、銀南地區,甘肅慶陽、平涼、定西地區及臨夏自治州、白銀和蘭州市。其內主要分布有:青毛楊、小青楊、青楊、寬葉青楊、二白楊、苦楊、文縣楊、青甘楊、小葉楊、小鉆楊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