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紅木文化叫“王義”
天降大任于斯人也!
“永遠爭第一”的信念,讓三十七歲的王義等到了這一天—
—從沒有系統進行過文化學習的他,竟然成了一位“文化名人
”,而王義藝術家具以其豐富的藝術內容,獨步于我省古典紅
木家具之林,成為我市又一閃閃發光的藝術符號。
盡管他相信人間的美善多于丑惡,但是,他從自己的際遇中
明白,世界上最靠得住的人還是自己!他從來不是“月亮”,
借助其他星體的光亮。他的光亮發于自身,來于自身強大的能
量。這種能量經過長期的,以外人難以察現的方式,醞釀、發
酵、積蓄,終于一發而不可收之時,于是,世人開始以驚詫的
目光打量王義,繼而又開始驚呼和追問:“這就是王義嗎?在
他身上又為什么會創造這么大的奇跡?”
其實,世界上所有的質變,皆開始于量變,只是這種量變不
易為人覺察罷了。
孔子說,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一些智者卻能明察秋毫,早
早看好王義。我省藝術大家魏啟后老先生,經人介紹王義之后
,立即為王義的精神所打動,欣然命筆為這位可愛的青年人題
寫館名,并題字進行真誠的勖勉:“王義家具貴在藝術。”中
國書法家協會副主席、山東省書法家協會主席張業法先生更是
為王義的品格打動,不但寫字相贈而且寫信贊頌:“王義古典
家具是民族文化之精髓.藝術之靈魂的完美體現。”省書協副
主席、濟寧市書法家協會主席段玉鵬先生對王義更是喜愛尤加
,專門為王義藝術家具題寫評語:“王義古典藝術家具,傳承
明清家具優秀的人文精神,實屬民族文化的一枝獨秀。”王義
尤其受到濟寧收藏家協會張更新會長高度贊揚:“王義家具是
真正有收藏價值的藝術家具,為我孔孟之鄉爭光。”
王義受世人青睞之日,也正是王義古典文化藝術家具受世人
青睞之際。開業不到一年,王義藝術家具便很快成為山東一大
收藏品牌,連北京的玩家也來收藏王義家具,愛好者畢至,收
藏家咸集,領一時紅木藝術家具熱潮。也印證了酒香不怕巷子
深,藝真品自高的道理。
請聽一下王義的豪言壯語吧:我們是孔孟之鄉,魯班故里,
別人能做好的,我們應該做的更好。別人不能做好的,我們也
應該做好。我非常自信,紅木家具,在歷史上一直是廣派、蘇
派、京派為三大派,沒人能突破,我多次說過一定要突破,而
且還要獨成一派,成為第四大派。我這樣承諾的,也是這樣做
的。在文化藝術上我爭的不是山東第一,而是天下第一,就像
我又在制作的一套龍桌龍椅一樣,單一個龍椅就八百多斤,遠
遠超過歷史上任何一個皇帝的龍椅。從清朝中期以來,中國紅
木家具一直走下坡路,精品極少,甚至摻假、粗制濫造。我要
讓王派家具重新創造歷史,并代表一個時代。好家居必須經得
起歷史的考驗和挑剔。
當然,王義是有資格說這種話的。因為他成功的熬過了命
運的煉獄------苦過心志,餓過體膚,經過無助、無奈、無望
。。。。。。這無疑是他難忘的一筆人生財富,讓他變得強大
而茁壯。
是的,王義忘不了。八年三輪車夫的經歷,讓他成為圣城曲阜
最好的三輪車夫之一;
是的,王義忘不了。十多年的興辦富民機械的經歷,讓他成為
遠近聞名的優秀企業家,至今中央電視臺七頻道“富民機械發
展致富”的口號深入人心,響徹大江南北;
是的,王義忘不了。由于失學,他的一個畫家夢的破滅,也堅
信,破了夢也終于會有圓的日子。
三十七歲的王義,給人的典型形象是笑著的,但了解他的人知
道,他的笑,是淚浸過的,是苦泡的,是難磨過的……他所有
的喜悅,皆來自于他的悲苦。他所有的成功,皆來于他失敗!
沒有哭過的人,笑的哪能這樣燦爛。
擦干淚,王義喊出的口號,任然是第一,第一,永爭第一。要
么不做,要么一鳴驚人,永垂青史。
王者風范,義薄云天。用人品贏天下,用心胸成大器。王義家
具的代表作,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以使用為目的的家具,主要
以藝術價值、美學價值、收藏價值、欣賞價值為目的,追求超
凡脫俗,講究的是大氣、文化內涵,這是清明以來古典家具的
重大突破,這也是王派家具的最高境界。
如果,眼前的王義是一塊好鋼好鐵,那么這塊鋼鐵就是這樣煉
成的。
是的,王義就是這樣煉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