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調查發現,與以往喜歡在圖紙、價格等大的方面作假坑人不同,一些地板公司或家居賣場近年來更傾向于選擇比較隱蔽、細小的方面設置一些消費陷阱,比如故意量錯顧客所定制地板的尺寸、使用高端品牌的低端產品卻收高端的價格等。而消費者稍有不慎就會誤入其中,其結果自然苦不堪言。
產品質量和服務是消費者購買地板考慮的問題之首,而發生消費糾紛的原因主要有:一些不負責任的廠家在生產環節中使用不符合標準的板材,銷售環節中又把產品的售后服務交給當地的經銷商放任不理,造成了許多偽劣地板產品流入市場。福州實木地板同時,大型市場在經營中存在管理不規范、對消費者的消費指導重視不夠等問題。
調查顯示,有81.28%的消費者反映,地板經營者普遍存在著虛假價格表示。一些消費者反映商品的標價與成交價差得離譜,明碼標價變成了明碼虛價、打折銷售,有些商品最后的成交價竟不到標簽價的20%。價格不透明已經成為地板行業的潛規則。
54.8%的消費者反映經營者只開具收款收據或送貨單,不提供正規發票。當消費者向商家索要發票時,往往被告知發票用完了、開發票就不能享受優惠打折、 福州實木地板開發票需要買家自己承擔稅費等。消費者在購買地板時不要發票,價格就可以優惠,商家往往以此來誘惑消費者放棄索要發票的權利。
從調查結果來看,認為地板商家存在夸大宣傳行為、虛假概念、以不實信息誤導消費者的分別占70.48%、87.22%和87.40%。一些經銷商在銷售地板時嘴上講得“天花亂墜”,但很多產品只在標簽上標注主材,輔材只字不提。有的只標出“安全環保”等字樣,具體材質沒有標注。一些品牌 地板則存在標識項目簡單、內容不全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