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受市場金融危機的影響,我國木材市場面對低價進口木材和出口不暢的雙重沖擊。
2、國家實施天然林保護工程之后,許多行業或部門為了獲取一的經濟利益,都在開始經營進口木材,在進口數量和品種上缺乏宏觀調控。多家盲目進口造成市場的混亂和惡性競爭,給國家和商家造雙重的經濟損失。
3、國內森林質量下降結構性矛盾日益突出,雖然近幾年我國的森林覆蓋率和蓄積量都在逐年提高,但可采資源卻在逐年減少。特別是在實施天然林保護工程之后,大量的天然林資源禁止采伐,可采資源的總體水平下降,市場急需的大徑優質材減少,人工林生產的木材中小徑材比例增加,結構性矛盾更加突出。
4、木材代用品在建筑、采掘、裝飾、裝修等行業的大量涌現,使木材在生產活動中的使用比重逐年下降(關于此因素的詳細分析,請見木業信息網的相關報道:《深度觀察:從以鋼代木,以竹代木到以塑代木對人造板產業的影響》)。
5、受鐵路運輸一瓶頸作用的限制,在不同程度上影響林區冬季黃金季節木材銷售和售價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