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面空心板部件(簡稱覆面空心板)系指在木框與芯料的一面或兩面膠貼覆面材料而制成的板件。由于其芯料不是采用刨花板、纖維板等實心材料,而通常是由木條組成的蜂窩狀、波紋狀或方格狀結構,故稱為覆面空心板。在木框兩面膠貼覆面材料的,稱為雙包鑲覆面空心板;只在一面膠貼覆面材料的,稱為單包鑲覆面空心板。現在雙包鑲的木框可用“∩”形氣槍釘快速結合,生產效率高,應用廣泛。
不少的家具企業與家具設計者對覆面空心板缺乏理性認識,感到設計、制造難,不敢應用。實際上,盡管覆面空心板的結構與造型千變萬化,但卻有著共同的規則,只要很好地掌握這些規則,靈活運用,其他的問題就會迎刃而解。
覆面空心板木框的中襯包括橫襯(與木框立邊垂直的木條)與立襯(與木框立邊平行的木條),其排列需遵循的原則:(1)確保裝配工藝的要求 在家具上用覆面空心板,一般要安裝各種配件,為了確保配件安裝牢固而需在安裝配件所對應的位置設有中襯。覆面空心板的芯料中襯應力求對稱排列。(2)滿足平整度的要求 由于覆面材料與木框芯料在高壓下膠合成覆面空心板后,其對應的凈空部位,會或多或少地凹陷,且凈空愈大,凹陷就會愈嚴重,甚至在表面上顯現出中襯的壓痕,影響表面的平整度與外觀。應根據家具的等級及板件在家具的位置,合理確定中襯之間的凈空距離。
為確保覆心空心板的質量,需要確定覆面材料與木框的厚度關系。經實踐證明,一般需為覆面空心板總厚度的3/5~4/5;覆面材料以2.5~5mm厚的膠合板為宜,其中以約3mm厚的為主,既經濟,又能滿足工藝要求。在一件或整套家具中,應力求減少板的厚度規格,以方便管理,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生產成本。
此外,還需合理確定木框零件的寬度。實踐證明木框周邊零件的寬度一般為25~50mm。
覆面空心板封邊不僅彌補了覆面空心板裁邊后易受空氣濕度影響而產生脫膠剝離,縮短使用壽命缺陷,還可以通其實現覆面空心板的造型。
封邊的方法應根據封邊條的厚度合理選擇,10mm以下的,直接膠合即可;10~15mm的,需采用膠釘接合;15mm以上的,需采用榫槽或圓榫與膠合相接合的方法。
覆面空心板是由實木制成,既具有木材共有的特性,又具有比實木拼板重量輕、變形小、無拼縫、無裂縫等優點。采用覆面空心板,不僅能減少木材的用量,而且可充分利用低質材及小規格材作中襯。若在表面覆以名貴樹種的薄木,并用優質材封邊,便可獲得名貴木材的質感與裝飾效果,創造更好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因此,覆面空心板已成為現代高級家具理想的板式部件,頗受用戶歡迎,有著廣泛的應用前景。(摘自《木材工業》2002年第5期 鄧背階 張萍 鐘玲)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