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材(laminated finger-joint board)屬于非結構用材,是由剔除木材缺陷(腐朽,節疤,蟲源等)的短料開榫剖分經涂膠接長后,按木紋紋理。接頭位置配位膠合而成的材料。產品外表美觀、材質均勻、不易變形,保留了木材天然的材質感,克服了木材易變形開裂的缺點。利用短小材料可獲得人造板不能替代的板材,提高了短小徑材的使用價值。由于集成材的性能特征,使之成為中高檔家具(寫字臺、柜臺、試驗臺板、骨料等)、室內裝修(壁板、樓梯側板、踏步板、扶手、歐式門窗框、高層建筑框架結構房的隔間板)、木屋建筑的柱材、高檔復合地板基材和集裝箱側板頂板等。
集成材在國內外已是一種生產、工藝和市場均成熟的板種,國外市場主要有日本、韓國、西歐、美國、加拿大等國家,其中以日本市場最大,而且集成材的價格也較高。在日本,一扇門及框架部件銷價目前在5萬一10萬日元;用于制造桌面、柜臺的集成材,針葉材的約40萬一70萬日元/立方米,闊葉材約70萬元/立方米。在歐洲,每平方米的歐式多層窗框的價格在1500美元以上,在我國,集成材的發展始于八十年代末,發展較早的主要集中在東北三省,但是規模不大,產量一般在3 000-5 000立方米/a,其產品九成以上銷往日本、韓國等國。今年年初,杉木集成材售價(厚度16mm,1200 x 2 400nun)約人民幣3 800元立方米。據初步統計,目前國內集成材廠家已超過500家,實際生產能力可達300萬立方米。部分廠家由于原料供應困難、成本較高、質量較差、難于達產,造成在市場上難以維持;但相當一部分廠家,如三明市尤溪集成材廠和莘口集成材廠等,產品銷往日本、供不應求,均在3 800元/立方米以上(杉木),生產訂單已安排至下半年;國內規模較大的莆田集成材廠目前也是產銷兩旺。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