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通常是通過加入氫氧化鈉或硅酸鈉等來實現的.
3.4 后處理
漂白后的單板,由于還留存有未經反應的過氧化氫及其它堿液和助劑,影響單板的正常染色,所以后期處理必須用大量的清水將單板徹底清洗至中性,再濾干。
4 主要參數的確定
4.1 漂白液濃度
漂白液濃度是影響漂白質量好壞的一個重要因素,濃度太高會造成浪費,影響經濟技術指標;太低則影響漂白效果.實驗發現,當雙氧水濃度超過6%時,增加漂液的濃度對單板白度的增加不很明顯;而當漂液濃度低于2%時,即使延長漂白時間,其漂白效果也不理想,特別是在漂顏色較深的單板時,很難漂透.實驗證明,漂白單板較適宜的濃度應在3%一6%之間,最好是5%左右.
4.2 漂白液溫度
漂白溫度也是影響漂白指標的主要因素之一,漂液溫度低,雙氧水分解緩慢,漂白速度相應放慢,特別是當溫度低于15℃時,漂白進程極其緩慢,而且漂透率也極低,隨著溫度升高,雙氧雙分解加快,漂白速度也隨之加快,但若溫度太高,雙氧水分解太快,其有效作用時間就會縮短.根據實驗研究,漂液溫度以25—35 C為宜,這樣既不過多增加生產成本,又可以取得較好的漂白效果.
4.3 漂白時間
漂白時間是漂白過程中又一個十分重要的參數。時間太短,漂白不透,內外會有明顯色差,直接影響漂白效果;時間過長又會延長工時及生產周期,直接影響經濟效益.因此,一定要掌握好漂白時間.表1為人造薄木生產中常用的楊、椴木及樺木等木材在5%雙氧水濃度、25 C、pH=10.5的條件下其單板厚度與漂白時間的對應關系.
表一 單板厚度與漂白時間的對應關系
單表厚度(mm)―――時間(h)
<0. 5―――――――――0.5
<0. 75―――――――――1
<0. 80―――――――――1.5
<0. 85―――――――――2
<0. 90―――――――――2.5
<0. 95―――――――――3
<=1――――――――――4
<=1.1―――――――――5
厚度0.85mm以上單板漂白時應填加滲透劑和助劑.實驗證明:當單板厚度<0.85mm時,不填加任何助劑就能達到較好的漂白效果,但當單板厚度>0.85mm時,填加助劑和滲透劑就顯得十分必要了.以漂白lmm厚單板為例,填加助劑和滲透劑時,只需4h就能完全漂透漂勻,否則即使漂6h,也很難漂透,常常內深外淺.
5 結論
①以過氧化氫為主劑漂白單板,比較適宜的工藝條件應為:雙氧水濃度 3%一6%,溫度 25—35 C,PH 9.5-11,時間視單板厚度而定,當單板較厚時,應填加助劑及滲透劑.
②單板經漂白處理后,顏色變淺,色調均勻,并消除了單板表面的色斑和污跡,大大提高了單板的染色質量.
③經漂白處理的單板染色內外較易一致,反之則往往外深內淺,漂白均勻的單板染色時也很均勻。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