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甲醛和白血病經常會出現在我們的視線里,而且距離我們的生活都不遠。有可能是在同一個城市,有可能是在同一個小區,甚至可能是隔壁的王老五。
面對室內甲醛超標,大家真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有的在這方面展現出高超的本領,從種花開始,綠蘿、吊蘭、蘆薈...生生的把自己變成了花仙子。也有的堅信現代人一定要掌握高科技,于是負離子儀器、甲醛吸附儀器被搬進了家,一件家具一件機器的標配。然后在經歷了一段時間后,這些真的是能得到解決嗎?毋庸置疑,這些辦法都是治標不治本。
但隨后被一波零甲醛板材信息所吸引,什么是零甲醛板材?是不是真的健康?
零甲醛板材通常指的是在生產加工的過程中沒有甲醛添加的板材。我們需要區分零甲醛添加還是零甲醛釋放。因為木材自身含有甲醛,想做到零甲醛釋放,根本不可能。
隔行如隔山,其實很多恐懼源自于我們對事實的不了解,當我們把它了解透徹之后就發現其實它沒有我們想象的那么可怕。可怕的是一些商家會渲染這樣的“恐懼”的情緒,去迷惑消費者。
注意: 板材中甲醛的存在,主要源于以下兩方面:
一、來自于原材料本身,木材含有微量的自然甲醛成份,但是微乎其微,對人身體是完全沒有任何影響的,我們呼吸的空氣,喝的啤酒等等,都是存在一定量甲醛,而木材本身的甲醛,完全可以忽略不計。
二、來自于板材制作工藝中使用的膠。無輪是旋切單板,還是集成材都是需要膠來進行拼接,粘合,從而達到板材的堅固性。而市場出現的板材99%在生產過程中都使用了含有甲醛的脲醛膠。所以,控制甲醛釋放量,膠水是關鍵。
一張成品板材,還會有很多隱蔽環節,如膩子、飾面粘貼隱蔽劑如果含有甲醛,也會影響到板材整體甲醛釋放量。
部分進出口板材,因為需要全球銷售,直接參考的是最嚴格的標準--甲醛釋放量小于0.3mg/L,依然是有少量的甲醛存在的,所以根本不可能存在真正的“零甲醛”板材。 既然不存在零釋放量甲醛的板材,我們是否就會擔心使用板材做裝修就一定會有損健康呢?
不是的。綜上我們可以了解到板材的原料是木材,而木材是含有微量甲醛的,就像蘋果、啤酒、人體中含有的微量甲醛一樣。因而成品板或多或少都會含有甲醛,但事實上少量的甲醛不會對人體有害,它可以在體內很快地代謝成為“甲酸”,經過呼吸、泌尿系統排出。所以大家還是可以放心使用板材去做家具裝修的,只是選購板材的時候需要謹慎選擇,留意板材的質量及甲醛釋放量是否符合國家的標準。
那么我們怎么去選擇板材呢?國家的標準又是什么呢?
國內板材市場上常見的表達甲醛釋放量標準的有E0、E1、E2。2001年12月10日,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發布了《室內裝飾裝修材料人造板及其制品中甲醛釋放限量》 (GB18580——2001),標示了國標E2≤5.0mg/L,國標E1≤1.5mg/L兩種限量級別,規定國標E1級的產品可直接用于室內,國標E2級的產品必須經飾面處理后才能用于室內。2004年,在國家標準《膠合板》(GB/T9846.1- 9846.8-2004)中,又標示了E0≤0.5mg/L的限量級別,國標E0級是目前我國人造板及其制品中甲醛釋放限量的最高標準。 但這種說法將來可能發生變化。今年5月1日開始,作為行業唯一的強制性標準,GB18580-2017《室內裝飾裝修材料人造板及其制品中甲醛釋放限量》開始實施。在新版標準中,提高了甲醛釋放限量要求,規定甲醛釋放限量值為0.124 mg/m3,限量標志“E1”,取消了原標準的“E2”級;并統一甲醛檢測試驗方法為“1m3氣候箱法”。
這個標準是檢測產品甲醛釋放量是否合格的依據,意味著所有木制產品的甲醛釋放量必須符合這個標準要求。
如果有企業生產嚴于新標準的“E1”(≤0.124 mg/m3)級并符合GB/T 35601-2017《綠色產品評價 人造板和木質地板》規定要求的產品,可選擇采用執行國家標準GB/T 35601-2017。GB/T 35601-2017將于2018年7月1日開始實施,其甲醛限量指標值為小于等于0.05 mg/m3,檢測方法也與GB 18580-2017相同。屆時,代表國內板材甲醛釋放限量的最高標準將會變得更高。
綜上可知,“E2”標志將逐漸退出市場,消費者在購買建材時,如果商家聲稱“E2”就是合格產品,則要警醒,不要購買已經不符合國家標準的產品。建議消費者購買達到E0級別的板材,如果購買剛達標(E1級別)的產品,那么裝修完畢后,建議在入住前,開窗通風一段時間,三個月以上更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