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發展人造板 ,特別是大力發展膠合板 ,標志著一個國家的木材加工工業的現代水準 ,也標志著其市場份額在世界范圍內的強與弱。以往 ,我國以自給自足為中心的計劃經濟樣式來發展木材加工業 ,其中包括人造板工業。自改革開放以來 ,膠合板作為人造板中的大戶率先在國有林區得到發展 ,例如黑龍江省的幾十家國營膠合板企業就是如此。 1 998年洪災過后 ,國家實行天然林限采政策 ,每年都大幅度縮減天然林木采伐指標 ,使部分地區的膠合板業受到沖擊 ,有的已關、停、轉。目前仍開工生產的也都是以銷定產 ,勉強維持而已。所產的也都是以往有把握和經驗的三合板、五合板。偶爾也訂制一批厚度和層數均較多的膠合板 ,但絕大部份們是“薄板一統天下”的局面占上風。究其原因是“求穩” ,怕承受風險怕沒人訂貨 ,或訂貨不先交定金便不生產。上述這些不僅表明了我們的膠合板企業承擔風險能力弱 ,更說明我們的目光僅盯在國內或國外的極小的需求份額上。如今 ,是全球一體化大經濟環境的天下 ,而且現代營銷講求一個“推”字 ,即推銷。這其中不僅包涵了低成本 ,也包涵了廣告宣傳與特色獨到的產品。因此 ,只有有了現代的企業經營思想理念后 ,才能改革創新 ,走上現代經營的康莊大道。鑒于此 ,建議我國膠合板行業注重接受現代經營思維 ,在搞以銷定產 ,保證不虧本的前提下嘗試用大生產方式生產膠合板產品 ,在全國與世界范圍大力推銷膠合板商品。例如在利用電腦網上銷售方面 ,既可節省廣告宣傳費用 ,也達到了使更多的人知曉某企業有某種產品及何種品質規格和何種價格的目的。
2 膠合板分為裝飾膠合板與結構膠合板兩類。其中 ,國內廠家 99%的膠合板產品是裝飾膠合板。而結構用膠合板尚不足 5萬立方米 ,僅約占我國年產量的 1 %左右。以往 ,用珍貴樹種直接生產單板制造膠合板 ,如用水曲柳、椴木、柞木、黃波羅、楸木等。現在這些樹木銳減 ,資源受損并得到限采保護。目前各膠合板企業工藝中采用劣等檔位木材做為基材 ,用薄木貼面的方式獲得珍貴材種面板的膠合板 ,這是裝飾用膠合板 ,而結構用膠合板不采用此種工藝生產。而真正意義上的結構用膠合板 ,是指可以在建筑物中或機械設備上起某些強度和剛度作用的、耐氣候的一類膠合板產品 ,即在結構中起作用的膠合板。以下以黑龍江省林區特產的興安落葉松為例 ,從生產工藝中挖掘其結構膠合板的生產特點。
3 黑龍江省林產工業研究所 ,自 1 976年開始立題研究落葉松膠合板工藝技術 ,旨在裝飾膠合板與結構膠合板方面創出路子 ,更好地開發本省的天然落葉松林木資源 ,兼顧開發巨大潛力的人工落葉松林木資源。當時在國營松江膠合板廠的參與配合下 ,進行了小試與生產性實驗。證明利用本省盛產的落葉松生產膠合板是可行的。尤其在裝飾用途方面 ,工藝完全可行。到目前為止 ,雖經大規模的采伐作業 ,僅大興安嶺仍蓄積著近 5億立方米興安落葉松資源。其中約1 4%是人工落葉松。因此 ,在黑龍江省發展結構用途的針葉材結構膠合板十分有利。資源為該地區創造了地利的條件。
落葉松節子多且硬度大 ,含松脂又多。易在水熱軟化工序中形成溢脂俗稱“走油” ,溢脂發生在節子周圍形成“黑眼圈”。這樣的狀態在旋切機上旋出單板后節子薄片極易脫落 ,形成孔洞。因此 ,蒸煮工藝是改進的關鍵。同時 ,經補洞后可大量用于制造結構用膠合板產品。而裝飾用膠合板則因節子及孔洞過量難以達到國家標準規定 ,既使是補洞后使用也受到限制。
落葉松因材性特點 ,年輪窄 ,早、晚材密度差異大。晚材的絕干密度為早材的 2 9倍。從微觀構造上看 ,晚材較早材的細胞壁厚達 2倍 ;晚材管胞壁上的紋孔數量比早材少 9%。從粗視構造看 ,晚材明顯顏色深且尺寸窄 ,而早材疏松、色淡、尺寸寬大。有的木材根部年輪十分細小 ,早晚材靠得很緊密。同一株樹上的中上部木材的年輪 ,早晚材區別則十分鮮明。這種差異導致落葉松易于開裂 ,在水熱蒸煮中 ,落葉松早晚材因膨脹受熱導致在其早材部位發生開裂。因此 ,旋切中發生大量的開裂單板便成為常見現象。落葉松的水熱軟化溫度在 70~ 80℃為宜。在這一溫度下可較好排除落葉松原木中的松脂 ,對晚材和節子均可軟化。當木材入水時 ,水溫度在 3 0~ 40℃以防溫度過高引起開裂。以緩慢的速度升溫 ,即按每小時5~ 6℃升溫 ,升至 90℃時保溫 40小時 ,而后降溫至80℃時出池。降溫時間為 4小時左右。此時便是旋切的最好時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