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國內外木材加工工業化的程度不斷提高,生產規模進一步擴大,對于優質鋸材的需求量越來越多,對木材干燥的要求越來越高,木材干燥的能源消耗約占木制品生產所需總能耗的60—70%,目前仍以蒸汽干燥為主,其主要優點是工藝成熟,干燥容量大,干燥周期短,但其最大的缺點是熱損失大,而且能量利用率低,一般僅為30%左右。因此如何提高木材干燥中能源的利用率、降低能源消耗,對節約能源、降低成本具有重要意義,是木材加工企業面臨的一個重大課題。尋找和開發新的干燥方法和工藝,是解決節能問題的有效途徑:如太陽能干燥、除濕干燥(熱泵干燥)、等。除濕與太陽能干燥在節能方面都具有顯著效果,但太陽能干燥由于受氣候條件影響以及低成本的有效貯能問題沒有解決,故單一的太陽能干燥技術發展較慢。與之相比除濕干燥則具有明顯優勢,近年來在我國的發展較快。除濕干燥大多是采用蒸氣壓縮式熱泵,其供熱溫度仍然受到制冷劑的限制,其最高供熱溫度也只有70℃左右。因而木材干燥緩慢,周期較長,特別是干燥厚板材、且終含水率要求低于20%時,這個缺點就更加突出,從而限制了這種節能技術的使用范圍。另外采用二次能源電作為能源,與一次能源相比存在能源轉換的效率問題。同時除濕干燥沒有蒸汽不能進行噴蒸處理,木材表面硬化,會引起表裂。為了節約能源,提高以蒸汽為介質的干燥窯的熱效率,設計了一套蒸汽噴射式熱泵的蒸汽干燥窯供熱系統。 2 蒸汽噴射式熱泵工作原理 熱泵的工作原理是從低溫區(冷源)吸收熱能,并使此熱能拌隨著某些功的輸入,一并傳遞到高溫區(熱源),從而得到較高的溫度的可利用的熱能。噴射式熱系統流程圖及其基本循環的溫熵圖和壓焓圖見圖1和圖2。在鍋爐中被定壓加熱后的工質(狀態6)進入噴嘴,等熵膨脹至狀態7,形成高速低壓氣流,因而能自蒸發器中吸入(狀態8)工質,兩者在混合器中混和(成狀態2)后進入擴壓器增壓、升溫(狀態3),然后再進入冷凝器向高溫熱源定壓排出熱能,因而 被冷凝成(狀態4的)液體。部分液態工質經節流閥,降溫降壓(至狀態1)后流經蒸發器,自環境中定壓吸取熱能(成狀態8)后重被吸入混合器;另一部分液態工質則被泵送(加壓至狀態5后)進入鍋爐再次被定壓加熱(而回復至狀態6)。 對蒸汽噴射式熱泵系統的工作進行分析,看出該熱泵系統可以分成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是提供機械能的熱機,參與運行的質量為m1的工質按正向的動力循環5-6-9-4-5工作,第二部分是消耗機械功的熱泵,參與運行的質量為m2的工質按逆向的蒸汽壓縮循環1-2-3-4-1工作,參與運行的工質必須是同一種工質。其質量比動力循環5-6-9-4-5與蒸汽循環1-2-3-4-1組成整個熱泵系統與蒸汽噴射式熱泵系統的組成形式雖然不同,而其客觀效果卻完全相同,即兩者的制熱量及熱力系數完全相等。
3 蒸汽噴射式熱泵的供熱系統的結構 蒸汽噴射式熱泵干燥窯由干燥窯和蒸汽噴射式熱泵系統組成(圖3所示)。來自鍋爐產生的水蒸汽被三通管分為兩路,一路直接進入干燥窯與噴蒸管相連接,并由噴蒸閥控制其啟閉,在需要時對窯內木材進行噴蒸處理。另一路蒸汽進入蒸汽噴射器,在蒸汽噴射器中蒸汽經過三個工作階段:絕熱膨脹階段,混合階段和壓縮階段。 在絕熱膨脹階段水蒸汽通過噴嘴絕熱膨脹,將其壓力能轉化為速度能,以很高速度噴射出去。 在混合階段是水蒸汽與被抽的低壓氣體進行混合,二股氣流進行能量交換,被子抽氣流的速度增加,水蒸汽攜帶著被抽氣體進入到擴壓器中。 混合階段在擴壓器中水蒸汽與被抽氣體一邊繼續進行能量交換,一邊逐漸壓縮,動能又轉化為位能,到擴壓器的喉部完成混合階段,兩種氣流達到同一速度。再經過擴散,此時速度降低,壓力進一步擴大,從而將被抽氣體排出噴射器,完成蒸汽噴射器的工作過程。 被增壓的水蒸汽進入冷凝器,在冷凝器(加熱器)中在近似等壓的過程中冷凝為凝結水,同時放出汽化潛熱。此時的凝結水壓力還比較高,可以再次利用,采用減壓閥對其進行減壓汽化,再經過下一級的冷凝器繼續凝結放熱。冷凝器放出的熱量在風機的引導下進入木材干燥窯對窯內的木材進行加熱。 冷凝器里的水蒸汽放出汽化潛熱后的凝結水一部分流向凝結水箱,泵送至鍋爐。另一部分經膨脹閥絕熱降壓成低壓的凝結水,在蒸發器中吸收汽化潛熱蒸發成低壓水蒸汽,然后被噴射器引射,在混合管中與噴射蒸汽混合,成為高溫高壓蒸汽,流入冷凝器。 從干燥室排出的熱濕空氣流過蒸發器的表面時,由于熱濕空氣的熱量被蒸發器吸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