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家具出口增長很快,但是在出口時遇到因家具質量而索賠的問題也不少。比如,家具由于含水率沒有控制好,到達國外后家具的零部件就產生了開裂、彎曲變形等現象,一些家具的甲醛、苯和二甲苯含量指標達不到要求等等,從而受到買家的刁難和退貨,給企業造成了巨大的損失。
含水率問題在眾多的問題中是比較突出的一個。我們以出口美國的木制仿古家具為例,一般情況下,出口到美國的家具其含水率應該控制在8%以內,這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首先,出口到美國需要經過較長時間的集裝箱運輸,在途中集裝箱內的溫度可以達到50℃~70℃,甚至更高,這樣的溫度要高于除濕干燥時的溫度;其次,一般情況下,美國室內的相對濕度要小于我國空氣的相對濕度,并且他們家具使用環境的濕度一般在7%~9%左右。所以在這樣的溫度和濕度下使用的家具,如果含水率達不到要求,家具就會產生開裂、彎曲、結構松動和油漆氣泡等損壞。即使在我們國內,由于南北地區的濕度差異,對木材含水率的要求也是不同的。如南方廣州的木材的年平均含水率是15.6%,最高時為18%;而在北方,如北京的木材含水率年平均為11.8%,最低時為9.3%,所以南方生產的家具如果要運到北方去銷售、使用,就要注意對家具含水率的控制。
但是,在家具生產過程中,木材都是暴露在大氣中,那怎樣才能控制含水率在我們所需要的范圍內呢?以控制含水率在8%的出口美國的仿古家具為例,這種家具生產的基本工藝是:木材干燥-機加工-木工組裝-油漆-打包。綜合整個生產工藝流程,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著手控制含水率:
1. 嚴格控制木材干燥的終含水率
木材干燥是含水率控制的源頭,只有干燥的終含水率達到要求的木材,才能在加工過程中有效地控制。干燥過程中排除的水分在木材中主要有3種存在形式:自由水、洗著水和結合水(化學水)。當木材干燥到30%以下時自由水已經完全排出,接著排除的水分是木材中的洗著水,所以在測木8%。現在木材加工廠一般使用除濕干燥窯進行干燥,這種干燥方法得到的木材的含水率比較均勻,但是干燥的時間比較長。如果家具企業自己不具備木材干燥條件,這樣木材干燥的終含水率就更加要嚴格控制,且終含水率最好更低一點,因為這些木材還要經過運輸等環節。
2. 機加工過程中含水率的控制
木材在機加工過程中的含水率是比較難控制的,最有效的辦法就是盡量縮短木材在機加工階段停留的時間。在陰雨天氣時,最好關閉門窗加工,而在晴天時,則最好打開門窗進行通風、通氣。這樣,可以降低加工車間內空氣的濕度,從而減緩木材吸濕速度。
有些需要二次加工(就是指家具零件經過木工組裝后還要重新回到機動車間進行尺寸修正、砂光或者其他的加工工藝)的家具零件,則要使零件到木工車間時能夠配套,不要因為一個零件而使其他的零件長時間滯留于車間中。如仿古家具中門框的門帽和門挺,進入木工車間時應該配套好。這樣木工組裝后,立即就可以拿回到機動車間進行第二次加工。
要解決含水率問題還有一個方法就是在機加工車間和木工車間之間的中轉緩沖倉庫里安裝除濕設備,這樣也可以較好地降低木材零件的吸濕速度。
3. 木工組裝階段含水率的控制
木工階段主要是對零部件進行組裝,對有些不能用機械加工的零部件(比如雕刻部分、曲面曲線)要用手工砂光,并在木工車間里進行。所以,木工車間對一件產品需要二次加工的部件要先加工。一些采用施膠膠合的家具最好放到有加熱設施的地方,這樣做可以提高膠水固化的速度,還能減少木材的吸濕。
當所有的零部件都齊備時,木工成品組裝速度一般還是比較快速。但是為了保證產品質量,在組裝車間還是要控制空氣的相對濕度,晴天開窗門,陰雨天關閉窗門,以控制木材含水率。
4. 油漆階段含水率的控制
油漆車間一般來說空氣的相對濕度較高,這是因為油漆本身就含有水分,這些水分噴到家具表面有些和油漆反應,生成了漆膜,但是有一部分被家具吸收。現在油漆生產線上都使用水幕(簾)式噴漆臺,這樣水幕水分的揮發增加了車間內的空氣濕度。油漆使用的溶劑一般是一些易燃、易爆的有機溶劑,油漆本身也是易燃的物質,這些溶劑夾雜著油漆顆粒漂浮在空氣中,如果這種混合氣體達到一定濃度,稍不注意就會發生燃燒、爆炸,所以為了減少這種混合氣體的濃度,油漆車間本身就需要稍高一點的相對濕度。為了保證漆膜質量,油漆車間需要一個相對清潔的生產環境,所以需要經常對油漆車間的地面進行清掃,這當中最常用的就是使用濕的拖把清掃地面,這樣地面上水分的揮發也會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