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為森林資源較為貧乏的國家,特別是國家實施了天然林保護工程后,長江、黃河上中游禁止和限制砍伐木材。每年木材供需缺口達6000萬m3,致使1998年我國木材產品進口額達63.4億美元,據各類進口商品之首。為了緩解我國木材供需矛盾,除了營造人工林和高效利用現有森林資源外,還應充分利用農業加工剩余物及非木材植物纖維。竹子是我國第二森林資源,竹林產量約占木材1/10,資源豐富且集中,易于收集和貯運。具有投資少、上馬快、加工工藝較為成熟,產量質量決不遜色于木制人造板的特點。為此,發展竹材人造板具有一定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特別是在當前開發利用竹材人造板,是符合我國國情和滿足市場需求的良好商機。
我國竹材資源較為豐富,年產竹量1160萬噸,約占世界竹產量的1/3。豐富的竹材資源為竹材人造板加工提供了有利條件,但目前我國竹產品貿易額僅占全球竹產品貿易額的1/30。此外我國竹產量相當于木材產量的10%,而竹材人造板產量僅占木質人造板的2%。由此可見.發展竹材人造板具有巨大市場潛力,這為竹材人造板占領國內外市場創造了良好條件。
竹材人造板與木質人造板相比具有強度大、韌性好、硬度高等特點,它作為工程結構材料具有廣闊的開發應用前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