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質管理,故名思議就是使產品的質量保持在有效的控制之中,也就是針對產品質量問題進行預防,不斷糾正的一種現實過程。要控制好這個過程,就必須重視以下幾個環節。
一、區分生產部門與品質部門的職責
在眾多的企業中,特別是很多作坊式的小企業中,老板往往分不清生產部該負哪些責任,品質部門該行使哪些職權,最終導致生產部門與品質部門之間在面對問題時互相推諉。這種企業的管理狀況必然是“有事大家管、事事管不好”。其實,站在現代最高管理者的高度來說,一個企業的最高管理者必須懂得:品質是制造出來的,不是檢驗出來的。并且將這種理念灌輸給各階層管理干部的頭腦中去,讓大家知道。生產部門在保證生產進度的同時,必須按照企業的要求保證產品的質量。而品質部門則采取各種有效的方法針對產品質量去實施控制。所謂控制,也就是一個計劃、實施、檢查、糾正的過程。值得一提的是,這里所指的“糾正”并不是說品質部門去負責返工那些不良品,而是強調品質部需及時將相關信息反饋給生產部門或其它相關部門,與之共同探討行之有效的改善方法并加以實施。
職責分清了,不管是生產部門的管理人員還是普通作業人員都會意識到提高生產進度,保證產品質量是自己責無旁貸的事情。這樣才可以真正的貫徹“全員參與,科學管理,全面質管,顧客滿意”的質量方針。
二、把握好產品的質量標準
在板式家具行業中,其實沒有準確化的質量標準,產品在不同的時間所面臨的不同市場,其質量標準也不一樣,甚至存在很大的差異。雙方代表在商討板式家具的驗收標準時,也只能對產品的尺寸誤差、配件質量、包裝方式、清潔程度等擬定一個比較嚴格的規定,而對于板件表面的漆膜厚度,光澤度、平整度以及產品使用功能等還是以目測、感覺為主。
客戶的要求就是企業的質量標準。而且質量標準也不是一成不變的,隨著各類信息的不斷反饋,企業內部管理的不斷完善,產品的質量標準也會逐漸提高。既然文字上的質量標準難以把握,那工序樣板的建立就顯得尤為重要。工序樣板就是一個直觀的質理標準,只要滿足了工序樣板的要求,也就把握了產品的質量標準。
三、強調質量統計分析
一個小的作坊,其場地小,人員少,產量也就少。作坊老板只要花上幾分鐘,就可以把整個作坊走個遍,瞧個夠,所有的質量問題都會看得一清二楚。可是對于一個企業來說則不然,攤子大了,人員多了,產量猛增,大大小小的質量問題每天都會也現。如果不對這些點點滴滴的質量問題加以科學的統計分析,在品質管理中就抓不住重點,不知道某階段品質控制的效果如何,更不知道怎樣針對性地擬定改善措施,去實現“P-D-C-A”管理循環,就會揀了芝麻,丟了西瓜。
四、加強品質部門的行政管理力度
有了明確的權責之分,有了檢驗的質量標準,也有了清晰改善思路,剩下的就要看品質部門怎的執行了,任何人都是有惰性的,如果長期無人監督,加以壓力,人的思想就會麻木不仁,對于產品的質量問題就會熟視無睹了,對質量標準的把握就會越放越松。所以,對于品質管理來說,行政管理手段必不可少。現代管理中流行一種說法,即“火爐效應”,其意義有三:A、火爐是燙的。B、火爐是摸不得的。C、誰摸了火爐都會燙傷。這里的“火爐”就是“制度”。只要在品質管理中,很好地引用“火爐效應”,人的各種影響質量的行為就會得到有效的控制,產品的質量就會在穩定中得到提升。
總而言之,板式家具的品質管理相對于其它行業來說,存在一定的特殊性。企業抓好以上四個環節,其品質管理會有所成效。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