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木原材料因其十分稀有,也被稱為"軟黃金"。每一噸軟木可以深加工成800平方的墻飾材料,有著很高的附加值,其產業前景日益看好
每年,中國向葡萄牙以1萬元每噸的價格出口10萬噸軟木原材料。同時,中國又向葡萄牙每年以180元/平方的價格,進口300萬平方的軟木裝飾產品。據業內人士介紹,每一噸軟木材料可以深加工成800平方米的軟木墻飾材料。
這組數據,讓張放射看到了無限商機。
他算了這么筆帳:我國生產的3毫米厚的軟木紙,對外出口價格是12元每平方米。而我國從葡萄牙進口的同樣是3毫米厚的軟木墻飾材料,每平方米的售價則達到180元。也就是說,使用同樣數量的資源,產品的價格相差了14倍。
坐落于陜西西安,張放射擔任董事長的西安漢鑫科技股份公司切入了一個并不為人們熟知的產業領域:軟木深加工。經過幾年發展,在這一領域,漢鑫已經悄悄地做到了國內第一的位置。
"僥幸"的一支獨秀
"在業界,軟木可是有‘軟黃金’之稱",張放射說。這一產業正在西部悄悄興起。
不過說是"國內第一",張放射也承認大半是"僥幸"。因為這一產業通常不為人們熟悉,比較冷僻,加上需要一定的技術支持,因此行業中同一水平的競爭者比較少。另外,則是因為漢鑫的地理優勢。據了解,軟木加工的原材料是橡樹皮(也稱栓皮櫟),陜西省的秦嶺山區是我國栓皮櫟產量最集中,質量最好的中心地帶,其產量占全國總產量的60%以上。而漢鑫公司距離產地不足100公里,具有得天獨厚的原材料優勢。
據介紹,軟木材料之所以稀有,是因為只有當栓皮櫟長到"25歲"的時候才可以采剝,此后每10年左右采剝一次,如果養護得好,一棵樹可采剝10余次。這種軟木實際上是成千上萬個死細胞組成的蜂窩狀結構,細胞里充滿空氣,形成一個個密閉的氣囊,在受到外來壓力時,細胞會收縮變小,細胞內空氣壓力升高。等外來壓力消失時,細胞又恢復原狀。正因為軟木的物理特性,使得其成為非常珍貴的裝飾材料。
不過,張放射說"僥幸"因素正在慢慢淡去,換來的是"必然"。
據介紹,我國軟木雖然原材料豐富,但高附加值的產品卻長期依賴進口,原因是國內對于軟木開發應用的技術不過關。直到20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我國才開始軟木產品的深加工。而在歐洲,則已經有上百年的歷史。
借助于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林學院、中國林學會木材工業分會的研究力量,漢鑫經過長期的攻關,在加工軟木地板、軟木墻紙上已經獲得了技術突破,填補了國內空白。
"漢鑫的產品已經可以媲美國際一流企業的產品,而售價卻不足進口產品的一半",張放射介紹說。
"隨著技術上的突破,我們已經能夠生產高檔軟木材料",張放射對漢鑫的前景很樂觀。他估計,目前,該公司的年生產軟木裝飾產品的能力是60萬平方米;明年該公司的生產能力就可以達到90萬平方米,銷售過億。
市場空間很大
"這個市場的空間哪止幾個億",張放射說。
行業協會提供的數據表明,目前我國軟木裝飾材料的年需求量已經達到1000-1500萬平方米,而且每年的應用量還在不斷增長。
提起軟木,很多人覺得陌生。實際上,它在生活中的運用很廣。紅酒瓶蓋就是軟木制品。現在,又出現了軟木墻板、軟木地板,應用的范圍進一步擴大。不同于其他復合建材,軟木是天然植物制品,不僅具有木質感,而且其裝飾性也好。以軟木地板為例,耐磨性和吸音減震,以及阻燃絕緣的功能都要好于實木地板。
據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木材研究所的趙礪教授介紹,軟木地板在我國的應用可以追溯到1932年,當時僅有1厘米厚的簡易軟木地板被用在了北京首都圖書館。這一用,就是70年。但是,這么多年軟木材料遲遲沒有推廣的原因,就是因為技術局限,產品價格相對較高。
張放射估計,因為技術難題的解決,目前軟木裝飾材料的價格已經"可以為市場接受",因此需求會大大提升。
目前,陜西市場上有二三個軟木地板品牌。在沿海城市,目前已有10個品牌的軟木地板占領了當地市場,國外軟木產品正以較快的速度進軍中國軟木地板市場。對于日益失去的市場,陜西本地的幾個生產廠家卻無力挽回,資金、設備、銷售、管理等跟不上,其產品卻鮮為人知。
據介紹,當漢鑫產品剛剛在市場露面的時候,有一建材銷售商對張放射說:"原來我國也產軟木裝飾材料,倒是第一次聽說"。
這種說法,讓他有些難過,但也看到了自己產品的競爭力和市場空間。他張放射預期市場的競爭者會在幾年后增多,但仍表示了樂觀。"只有軟木產品為市場廣泛接受,我們企業才有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產業需要細心呵護
雖然對這一產業的未來前景非常樂觀,但是張放射和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木材研究所的有關人士也表示了自己的擔憂。因為取之于橡樹皮,因此在開發這一產業的時候,必須做好源頭產品的培植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