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木材可伐資源的日漸減少,木材的供需矛盾顯得越來越 嚴重。為了緩解這一矛盾,充分發揮毛竹的資源優勢,實現以竹代 木便逐漸提上了議事日程,并引起科研、生產和使用單位的極大關 注。近年來,以毛竹為主要原料的產品不斷涌現,特別是國務院接 連兩次召開全國竹業工作會議以后,各地出現了一個象抓木材一 樣抓毛竹生產的新局面。新產品、新工藝層出不窮,許多產品不僅 在國內占領了市場,而且在國際市場上也頗具影響,成為出口創匯的主要產品。
毛竹資源生長快,生長周期短,一般四至五年就可以采伐利 用。在整個資源的生產經營過程中,只要注意合理采伐,很容易實現資源的永續利用。由于毛竹資源具有這些優勢,近幾年來,我國的竹產業已經具有了一定的規模,在建筑業、交通運輸業、家俱業、 造紙業以及包裝業等各個領域都展示出很大的前景。如竹材層壓 板、竹編膠合板、竹材刨花板、各種竹涼席、竹筷、牙簽、肉簽和竹制 家俱、工藝品,備受國內外用戶的青睞。
但是,由于竹材理化性能與木材相比有很大的差異,特別是竹材存在易霉變、易蟲蛀等缺點,又使竹材資源的利用范圍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因而,努力探求簡便易行、成本低廉的防蟲、防霉和漂 白、染色工藝,成了拓寬竹材利用途徑,提高竹材使用價值和經濟價值的重要課題。本文根據生產實踐和研究的成果資料,向竹材加工企業提供一些常用的竹材防霉、漂白和染色的工藝方法,以供 參考。
一、竹材的防霉
竹材中含有豐富的營養成份。這些營養成分在竹制品中,在一定的溫度、濕度等條件下就會發生霉變。這種現象是由于霉菌 滋生而引起的。
如何預防和治理竹材的霉變呢?從理論上講就是要殺滅存在 于竹材中的霉菌和蟲卵,并且盡可能地提取竹材中的營養成份,如葡萄糖、蛋白質和淀粉等,使竹材中既不存在霉變的母體,又減少其賴以生存的條件。但是,要達到這個目的,實際操作起來是很困難的。假定有一種防霉劑,其很強的防霉作用有可能達到上述兩個目的。但是,它又很可能造成竹材理化性能的破壞;在生產實踐中,人們往往用控制防霉藥物的濃度和對竹材作用的時間來對防 霉效果進行調節。當藥物的濃度高而對竹材的作用時間又長時,對霉菌顯示的是一種殺滅作用,而當藥物濃度低的時候,對霉菌顯示的就是一種抑制作用。所以,這些相互作用,又相立矛盾的因素,終究成為竹材防霉技術的一項難題。
積國內多年防霉技術研究的成果,已研制成功多種使用浸漬。蒸煮、煙熏、涂布等方法的防蟲防霉劑,并已廣泛用于生產實踐。 本文介紹兩種較為成功的竹材防霉技術,以供生產單位參考選用。這兩種藥物,經過較長時間使用,由于它具有高效、廣譜、低毒、長效、水溶性和穩定性好、揮發性低、浸潤性好,不影響竹材性能,而且還具有價格便宜、貨源充足,使用方便等特點,深受用戶喜愛。
1.《竹防一2號》防蟲防霉制劑:
《竹防2號》是由廣東省化工研究所研制的竹材專用防蟲、防霉劑,用于竹制品的防蟲防霉效果顯著,具有防效期長、使用方便、 操作簡易、安全可靠、經濟實惠等優點。該項產品曾榮獲1983年 國家經委優秀新產品“金龍獎”。
(1)《竹防2號》性能:
《竹防2號》粉劑是由高效、強力殺菌劑及防蟲劑組成。有效成份大于98%。是淺黃色粉末,略帶刺激氣味。微溶于水,較易 溶于熱水。0.5%竹防2號溶液的毒性經中山醫學院動物試驗表明:對皮膚無刺激和致敏作用;對眼粘膜均無刺激作用。小鼠試驗,屬微毒級。按本藥使用方法浸清處理過的竹制品防霉率在98%以上,防蟲蛀率在85%以上。防效期不少于一年。
(2)竹制品的處理方法
A:藥液的配制:配制比例為1:200,即1市斤竹防2號藥粉配 清水200市斤。在水泥池或陶甕缸內先盛上160市斤清水。將1市斤藥粉放入藥桶內(塑料桶或木桶),將30市斤開水分五次加入,用竹桿攪拌數分鐘,使藥粉溶解,然后將上層清液倒入冷水池(缸)中,邊倒邊攪拌,如此重復三至四次,最后可將余下的10市斤 開水倒入桶內,洗凈倒人冷水池(缸)中。
B:處理操作:
①竹編制品增重15-20%的浸演時間的測定:為保證竹制品處理后防蟲防霉效果,應使竹制品在浸漬后增重15-20%。為確定這一指標,用戶應事前先測定增重15—20%的浸演時間。具體方法是:先取同一型號產品三套,分成三組。分別稱其重量(即干重W干),然后浸入藥水中,浸漬時間分別為20、25。 30分鐘,取出滿干藥水,分別稱其濕重(W濕),按下面公式計算其增重百分數。
增重百分數=(w濕一w干)/w干X100%
從而可以確定增重15-20%的浸漬時間。
②浸漬處理:將竹制品全部浸入配好的藥液中(不要露出藥水面)達到增重15-20%的浸漬時間后,取出滴干藥水,進行風干或曬干,包裝入庫。
|
|
|
|